近期,债券基金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债基规模整体和上年末持平,投资者由中长期债基转向短债基金。 2023年第一季度末,据wind统计,债券基金净值合计7.65万亿元,与2022年末基本持平。在2022年第四季度债市调整、债基规模收缩之后,2023年第一季度中长期债基继续收缩,短债基金规模回升。
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 多数债券基金小幅增加债券仓位、降低银行存款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增强指数债基降低债券仓位; 从债券品种配置来看, 中长期债基和一级债基减利率、增信用,增强指数基金增利率、减信用,可转债基金小幅增加可转债持仓。
从久期和杠杆策略来看 ,多数债基拉久期、加杠杆,尤其是 短债基金的久期和杠杆提升较为明显 ,二级债基降久期、降杠杆。
从基金业绩来看,我们此前曾提示,在复苏初期的宏观环境中,股票的投资性价比好于可转债,可转债优于债券。与我们的预判一致,可转债基金收益大幅领先其他债基 ,配置股票资产的债基表现好于纯债基金。2023年第一季度,债基中平均收益最高的是可转债基金,涨幅达4.34%;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和增强指数债基涨幅分别为1.84%、1.50%和1.13%;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债纯债基金涨幅相近,分别为0.97%和0.92%;被动指数型债基收益相对较低,上涨0.58%。
近期,债券基金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本文将对债券基金的资产配置、交易策略和本季度的业绩表现进行点评。
第一季度债基规模整体和上年末持平,投资者由中长期债基转向短债基金。 受到2022年第四季度债市调整冲击,投资者普遍转向短久期产品,中长期债基规模继续收缩,短债基金规模回升。2023年第一季度末,据wind统计,债券基金净值合计7.65万亿元,与2022年末基本持平。从各类债券基金的规模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末,债券基金的规模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长期债基、二级债基、短债基金、一级债基、被动指数债基、可转债基金和增强指数债基,资产净值分别为48156亿元、9319亿元、7271亿元、6640亿元、4794亿元、411亿元和15亿元,较2022年末分别变动-210亿元、-113亿元、906亿元、448亿元、-1134亿元、37亿元和-1亿元。
债券基金小幅增加债券仓位,降低银行存款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 从债券基金整体的大类资产配置来看,2023年3月末,债券、股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银行存款的占比分别为95.55%、1.80%、1.21%和1.05%,和2022年12月末相比,债券占比提升0.43个百分点,股票占比大体持平,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银行存款的占比降低0.32个百分点和0.07个百分点。 增强指数债基降低债券仓位 ,2022年12月末至2023年3月末,债券占比由97%降低至89%,银行存款占比由3%提升至10%。 其他品种债券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变动较小。
债券基金减持利率债,增持信用债 。从债券基金的券种配置种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末,债券基金的债券持仓中,利率债(包括国债和金融债,下同)、信用债、NCD、可转债和ABS的规模分别为52463亿元、28136亿元、2569亿元、2302亿元和539亿元,占比分别为60.01%、32.18%、2.94%、2.63%和0.62%,其中,利率债规模减少1294亿元,占比降低1.85个百分点,信用债规模增加1893亿元,占比提升1.98个百分点,其他券种的占比变化较小。
中长期债基和一级债基减利率、增信用,增强指数基金增利率、减信用,可转债基金小幅增加可转债持仓。 从各类债基的券种配置来看,中长期债基的券种配置中,利率债占比降低2.06个百分点,信用债占比提升2.10个百分点;一级债基的券种配置中,利率债占比降低1.80个百分点,信用债占比提升1.82百分点;增强指数基金的券种配置中,利率债占比增加3.72个百分点,信用债占比降低4.55个百分点;可转债基金的券种配置中可转债占比小幅增加0.20个百分点;其他债基的券种配置结构变化较小。
债券基金的债券交易策略以趋势操作为主,在利率下行时期,债券基金规模扩张较快、加大债券配置,债基通常拉久期、加杠杆;反之,在利率上行时期,债基通常降久期、降杠杆。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债券基金久期和杠杆策略来看,由于3月以来债券利率下行,多数债基拉久期、加杠杆,尤其是短债基金的久期和杠杆提升较为明显,二级债基降久期、降杠杆。
短债基金久期提升明显,二级债基降久期。 从各类债券基金的前五大重仓债券加权平均剩余期限来看,2023年3月末,债基久期由高到低依次为可转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中长期债基和短债基金,分别为3.17年、2.61年、2.54年、2.36年和1.29年;与2022年末相比,一级债基、中长期债基和短债基金的久期分别增加0.02年、0.01年、0.24年;可转债基金、二级债基的久期分别缩短0.16年、0.25年。
多数债基加杠杆,二级债基降杠杆。根据资管新规,开放式公募产品的杠杆率(总资产/净资产)不得超过140%。 2023年3月末,债基杠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长期债基、一级债基、可转债基金、短债基金、二级债基和被动指数债基,杠杆率分别为124%、121%、119%、117%、116%和115%;与2022年末相比,中长期债基、一级债基、可转债基金、短债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的杠杆率提升,分别上升0.55个百分点、1.21个百分点、1.22个百分点、1.11个百分点和3.92个百分点;二级债基的杠杆率下降0.56个百分点。
债券基金一季度收益表现稳健,可转债基金收益大幅领先其他债基。 我们在2月14日发布的报告《股票、可转债和REITs的投资策略之比较》中曾经指出,在复苏初期的宏观环境中,股票指数的投资性价比好于可转债指数,可转债指数优于债券指数。与我们的预期一致,今年一季度,平均收益最高的是可转债基金,涨幅达4.34%;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和增强指数债基涨幅分别为1.84%、1.50%和1.13%;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债纯债基金涨幅相近,分别为0.97%和0.92%;被动指数型债基收益相对较低,上涨0.58%。随着今年权益市场的复苏,配置股票资产较多的债基普遍获取更高的收益。
收益极值方面,一季度可转债基金的收益极值差最大,最大收益与最小收益分别为10.93%和0.34%;短期纯债基金收益极值差最小,最大收益与最小收益分别为1.96%和0.11%。可转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作为波动最大和最小的类别,也是仅有的两类所有产品一季度收益均为正值的基金。其余各类基金收益极值情况如下所示:
风险方面,短期纯债基金的平均回撤最小,可转债基金的平均回撤最大。 我们统计了各类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值,平均回撤最小的是短期纯债基金,为0.63%;被动指数债基、中长期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平均回撤相近,分别为1.05%、1.24%和2.37%。随着权益资产占比的提高,二级债基平均最大回撤达到了5.40%;可转债基金过去一年平均回撤为17.21%,远超其他类型债基, 收益的提高所伴随的必然是风险和波动的放大。
关键词: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