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扬帆闹海忙_世界速读
编辑:
2023-05-03 09:53:59

暮春时节,大鹏湾波涛翻滚。

走进位于深圳市盐田区一处产业园内的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一串串代码。“我们正在分析石斑鱼的基因序列,做好基因筛选,后续再用基因好的个体,培育出长得快、体质强的鱼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游欣欣一边操作电脑一边介绍。


(资料图)

水产种苗,被誉为“渔业芯片”。运用基因组学测序手段与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开展重要水生动物的遗传机制及基因组进化研究,才能为水产动物良种培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靠科技发展海洋产业,靠的不是“一家一店”。5月11日,以“渔粤向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将开幕。深圳的众多企业已“摩拳擦掌”——

“我们将展示正在建造的10万吨级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工船的技术”;

“打造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商贸与科技资源的世界级旗帜性渔业盛会,成为中国的‘深蓝样板’”;

“全面展示大国崛起的‘芯’科技和深蓝智慧装备,推动渔业三产融合关键技术和模式创新,助力深圳奠定科技渔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创造过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发展神话,如今,靠海而生的深圳,凭借蓬勃的科技创新力,正朝着蓝色梦想进发——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与盐田区产业园一路之隔,是全球最大的单体集装箱码头——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凭借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近18米深、475米宽,常年不冻不淤,可实现2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航的天然航道,码头正以“零时差”“零潮差”的服务标准满足超大型船舶的高效进出。当然,在自然条件的背后,还是科技在发挥力量。

“装船完成!”3月12日,随着“新奥普陀号”在大鹏新区解缆离泊,国家管网集团深圳天然气有限公司第三次顺利完成了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的补液任务。

如果说LNG加注船是船舶的“移动加油站”,那么深圳LNG就是“加油站的加油站”。这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深圳有了本港液化天然气装船及加注作业的能力,LNG加注船不必再千里迢迢地跨省进行补液,大幅降低了加注公司的船运成本。用技术进步争取时间和空间,仍是深圳人笃信的箴言,“距离近了,成本小了,深圳LNG成了最经济、高效的选择!”深圳LNG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标志着深圳在推动绿色航运发展的征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乘风破浪,不仅是港口里大舟巨舶的梦想,也是一片轻巧翻板的设计方向。

电机启动,平静的水面上,冲浪板一溜烟飞过去,溅起细密的水花。冲浪不靠浪,这是啥“黑科技”?

岸边,生产冲浪板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段旭鹏手拿仪器,仔细记录着运动数据,测试新一代的电动水翼冲浪板。“借助中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红利,我们利用流体仿真技术,实现了产品迭代。如今,已经达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实现了所有部件国产化!”他说。

正是依托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以流体力学为核心的水下推进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清洁能源、水翼等科研项目纷纷展开。段旭鹏骄傲地向记者介绍:“这都是未来海洋领域的核心技术!”

发展海洋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深圳的回答是:用科技“蓝”助推海洋“蓝”。

在布局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11处海洋发展重点片区,已建6个、规划新增9个海洋科技产业园区。

在建设中,深圳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以此为基础,深圳正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体系。

在政策上,深圳市先后编制《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重磅政策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今年4月,深圳市政协提交的《关于强化海洋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的提案》作为重点提案,由市委书记孟凡利领衔督办。《深圳市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4000亿元。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深圳,信心满满,挺进“深蓝”。

(本报记者 严圣禾 汪媛)

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排行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