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旅周刊 | 海风吹来疍家情
(资料图)
■ 海南日报记者 王迎春
编者按
耕海而生,靠岸成村,这个特殊的“海上人家”族群便是疍家人。海南疍家人散居在沿海各市县,陵水和三亚是主要聚集地之一,人数已超过1.2万人。长久的生产生活中,疍家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海上特色的族落衣帽、居屋、饮食、民歌、婚嫁等民俗文化。
如今,疍家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不断挖掘丰富内涵,激发活力,疍家风情游成为旅游新业态。海南正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方式讲好疍家故事,让这簇生于海上的民俗之花焕发新彩。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木板搭起纵横交错的网格,格子上的铁皮木屋一户连着一户,船只穿梭其间。俯瞰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新村镇新村港,400多户渔排星罗棋布,形成一道壮观又独特的风景。
行:无限风情海上来
生于江海,居于舟室,过去,海南疍家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渔船和渔排上。渔排就是海南疍家人在延续传统水居船屋、临水吊脚屋(也叫“疍家棚”)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生产和生活需要,建造的集养殖、捕鱼和居住为一体的民居样式,据此也形成了独特的疍家渔排文化。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是如今疍家故事的新面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海域生态环境整治的需求,不少疍家人转产转业,往休闲渔业走,在保护和传承中不断挖掘疍家文化底蕴,打造别具一格的疍家风情游。
在陵水新村镇新村港,岸上和近海皆是一派热闹景象。海岸边,一排排铁皮船屋漂浮在海面上,层层叠叠,由点成线,由线成片,形成了广阔的“海上村落”。渔排的用途有两个,一部分是住宅区,十几平方米的小屋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等一应俱全,家具、电器、厨具、渔具满满当当;另一部分是网箱养殖区,数米长的木板互相搭叠而成“田”字形网格,撒下一张网,便是独立的养鱼网箱。
陵水新村镇,渔船变成拉游客观光的游船。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突突突”的马达声萦绕其间,一艘艘快艇在“海上村庄”的“大街小巷”中穿行,将游客们从码头接驳到渔排上,感受“海上人家”的独特风情,这也是疍家人的出行工具——“海上出租船”。
住:听海入眠渔排上
位于陵水新村镇新村港的疍家渔排海上民宿无疑是“网红打卡点”。2021年开业的民宿由原有养殖渔排升级改造而来,集疍家文化、海上度假、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置身于“海上村落”之间,沉浸式的疍家生活体验引来了不少游客前来尝鲜。
民宿以疍家文化为底蕴,海洋元素为特色,极具特色的贝壳、船型客房依海而立,独享一片海域,听海入眠、赶海嬉水的生活分外惬意。“海上民宿一期原来只有4个房间,随着二期的开业,房间数也增至24个。”供不应求是疍家渔排协会会长、海上民宿负责人郭玉光“甜蜜的烦恼”。
作为土生土长的疍家人,郭玉光希望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疍家文化之旅。在民宿,客人可以参加赶海、拖地笼等传统疍家节目,体验坐玻璃船游玩、海钓等特色活动。民宿二期还打造了疍家陈列馆,馆内众多藏品是郭玉光和渔排协会成员收集而来。
不同材料织就的渔网,木刨、墨斗、木锯等制作修补船的工具,用油螺壳做成的饭勺、传统的疍家服饰、新村疍家民歌选集……陈列馆内,数十件文物浓缩着疍家历史及生产生活日常。民宿还计划在中心广场两旁搭建“水上学堂”和“水上婚船”区域,并定期展演,重现疍家婚礼和教育的场景,展示原生态的疍家文化,增添民宿吸引力。今年,海南省首家海上共享渔庄落户于此,打造疍家文化对外展示的全新窗口。
陵水新村镇海上民宿,身着传统服饰的疍家妇女。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除了海上民宿,不妨也看看岸上颇具疍家风情的住所。位于陵水英州镇赤岭村的疍家故事曾在海南省乡村民宿等级评定中获评“金宿”称号,尖顶星空船屋、海景船屋、疍家风格的平顶船屋、高脚屋……这里的船型屋都是以老旧木船改造设计而来,衣食住行的各个角落都融入着疍家文化的特色。不仅如此,众多疍家渔民物件在民宿内的疍家故事陈列馆展出,疍家故事民俗馆运用AR技术,灯光投影等交互体验方式,让大伙观赏渔排,聆听“咸水歌”。
玩:疍家文化深体验
经年累月在海上捕捞作业,海鲜无疑是疍家饮食当中的一大主角。疍家讲究食材的天然和新鲜,原汁原味,刚捞上岸的海鱼、海虾洗净煮熟,加些盐、姜,辅以蒜、酱油等,也会晾晒鱼干保存,配以肥肉制作咸鱼煲,这是在海浪中颠簸劳累的疍家人对美食的朴素追求。
因此,打卡一顿疍家风味美食成了旅途中的重要行程。气鼓鱼粥是新村渔排上最经典的海鲜佳肴之一,“主角”气鼓鱼学名叫刺豚鱼,生活在海底珊瑚礁石间,烹饪时需将表皮上的刺拔去,熬制出的粥浓郁鲜香,鱼肉嫩滑。除此之外,椰香鱿鱼、白灼鸡腿螺、海胆蒸蛋、疍家菜粽等美食也备受游客欢迎。
陵水新村镇,游客在疍家渔排间观光游玩。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吃住游玩后,若想为疍家之旅增添深度,坐落在新村码头附近的海南疍家博物馆是不二之选。该项目计划今年建成开放,博物馆由四座形似“疍家帽”的圆形建筑相套连,展陈内容将以疍家文化为主线,系统展现海南疍家历史源流、发展与演变,并集合藏、展、研、学、游、购等多功能一体化。陵水正谋划通过“以点带面”,整合周边南湾猴岛、南湾村、黎安潟湖、新村潟湖等资源,打造疍家风情小镇、海洋旅游小镇等,形成旅游新业态。
如果想到三亚感受鹿城的疍家文化,位于天涯区的南海社区不可不去,这个过去疍家人聚居的社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当地的特色“网红村”,现代游艇产业在此开花。2015年,社区内的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正式开馆,留存了珍贵的疍家记忆。
馆内设有“沧桑岁月”“生产生活”“民俗服饰”“咸水歌”等8个疍家文化展区,包含捕捞工具、渔船模型、生活器皿、渔民服饰等上千件藏品,从不同角度展示疍家人的精神风貌和民风民俗,透过一件件文物、一张张老照片,那段沧桑的、充满勤劳、勇敢与智慧的海上岁月依稀可见。
>>>旅游手册:耕海拾贝疍家人
■ 海南日报记者 王迎春
疍家,又称艇户,是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世代耕海为生,不在陆地上置业。“疍家”之称从何而来?一种说法源于疍家人早前居住的舟楫外形,形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另一种说法是疍民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处于险恶的生存环境中,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据史料考证,疍家至少已有2000年历史,最初属于古代百越族,其文化产生于秦汉时期,一部分古越人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成为疍民,岭南地区优越的水环境和丰富的水产资源吸引其以水为生。“疍家”一词最早出自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卉裳罽衣,胡夷蜑蛮,睢盱就列者,千人以上。”其中“蜑蛮”一词便为今日“疍家”一词。
《海南疍家人》一书中提到,海南疍家人自秦汉时期从东南沿海迁徙而来,聚居在渔业资源丰富的海湾滩涂,造舟为屋、傍海而居,随鱼虾汛期迁移各处港湾,采珠拾贝、撒网垂钓、耕海谋生。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疍家人已分布在海南各处港湾,有些会随季节更替,在岛屿东北和东南沿海一带来回迁徙。
解放前,疍家人没有田地,不能上岸居住,不能与岸上人家通婚,不能读书识字,科举名册没有“疍民”,也不能编册入户。因为常年漂泊在海上谋求生计,疍家人也被称为海上的“吉普赛人”。新中国成立后,疍家人的民族成分划属汉族,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文化特征也与岸上居民逐步融合。
21世纪后,三亚疍民从以海为家到集体迁居,离海上岸,剩余的渔排船只大多用于餐饮观光。而陵水如今有着海南最具规模的疍家人聚集族落,疍家人主要居住在新村镇的海鹰、海鸥、海燕村和英州镇的赤岭村。目前,陵水新村镇有渔排456户、船舶1400余艘,有5000余人常年生活、生产在海上。
在延续了数千年的农耕国度里,世代生活在海上的疍家人形成了区别于陆地的习俗,以独特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方式,留下丰富深刻的历史文化烙印。
>>>延伸阅读:疍家“非遗”多烂漫
■ 海南日报记者 王迎春
“浮生江海,居于舟屋栏棚,捕捞水产为业”,是疍家人生活的写照,他们从出生开始,便与水结缘。
“鱼多多/虾大大/丰收返去就是过瘾/蟹多多/螺大大/阿爸阿妈最精神”……摇桨飘荡在海面上,一首《我们疍家人》淳朴悠扬,唱出疍家人勤俭、勇敢的特质和海上丰收的喜悦。
这一来自海上的歌谣便是疍家特有的文化——“疍歌”,又称“咸水歌”,是一种以粤语演唱的民歌,由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哼唱而创作而来,不仅有赞美劳动与丰收,歌唱新生活,还有表达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说对亲人的牵挂等丰富内容。
“海上生活单调枯燥,唱歌算是疍家人的消遣方式,歌曲可以解除一些寂寞与忧愁。”疍歌调省级传承人张发结介绍,疍歌分为白啰调、叹家姐调、咕哩美调及木鱼诗调四个调,没有伴奏,都是清唱,有的高亢嘹亮,有些婉转缠绵。
以曲传情,景寄于情,疍歌是疍家人的情感载体。疍家人漂泊海上,常年与风浪搏斗,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他们将苦痛报之以歌,因而疍歌的内容大多是乐观、积极的。2009年,疍家调被列为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渔歌唱晚,疍家婚俗同样颇具特色,由疍家人创造的“水上婚嫁”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婚礼在船上举行,张灯结彩,场面十分热闹,有时联舟成排,男女对歌,讲究“唱”婚。
疍歌对唱一般由男唱女答,只有“哭嫁”前才由母女、姐妹、伴娘等女性对唱,称为“叹家姐”,这是疍家婚俗中最精彩的节日。以歌代哭,“哭嫁”倾诉父母养育之恩、姐妹相处亲切、伤离惜别、寄情赠言等内容,也有添丁发财、顺风破浪的祝福。
以海为家,原生态的疍家服饰别具风情,以蓝、黑调为主,也有寓意喜庆的红色。短宽是衣服的特点,裤子一般及于足踝之上,女子头上多扎花布,喜爱银质手圈和脚圈。
疍家人还喜欢戴用竹篾竹叶做成的疍家帽,帽顶呈六边形,外涂光油漆,坚实亮丽,四耳帽带,系紧后,任凭风吹雨打也不易吹落,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很适合渔家人在海上使用。(王迎春)
(海南日报)
关键词: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