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新: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师:“唤醒”三叠纪鱼龙 揭秘亿万年前巢湖生物密码
编辑:
2023-04-21 04:02:10

据江淮晨报报道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巢湖,是一幅城湖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但你知道2亿多年前的巢湖是什么样吗?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本报带你一起走进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古生物化石修复师,看看他们是如何“唤醒”三叠纪的鱼龙,揭秘亿万年前巢湖的古生物密码。


(资料图)

正在修复的化石。

修复化石。

用照灯仔细观察标本特色。

一块化石最长修复一年多

每年到了地球日这天,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就会迎来参观的高峰期,而这些参观者中以青少年居多,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地质馆里各种各样的化石。而这些化石之中的镇馆之宝,就是那些巢湖鱼龙化石。

从一块外形普普通通的石头到价值连城的化石,这中间往往隔着很遥远的距离。

来到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化石修复室,修复师彭铸正在这里忙碌着。戴着耳罩、口罩,拿起气动雕刻笔,笔尖飞速转动,发出“滋滋滋滋”的声响,一块灰色的石灰岩里,鱼龙化石的骨骼逐渐显露出来。

彭铸告诉我们,戴上口罩是为了防止在修复的过程中飞溅出的扬尘和颗粒物,耳罩则是因为除尘设备产生的巨大噪声。以前刚开始修复,还会用到锤子和钻头,着实有着“千锤万凿出深山”的意味。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用气动雕刻笔来代替了。

“主要是借助显微镜,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结构,再用笔去慢慢修复,剥去上面的围岩,让化石的骨骼结构逐渐显现出来。”彭铸解释道。遇到特别坚硬难修复的化石,有时一天只能修复一厘米。

“目前修复时间最长的一块巢湖鱼龙,修复时间用去了一年多。”彭铸表示,与其他工作不同,对于修复化石来说,并不能急于求成。“每一块化石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常珍贵,宁愿不修也不能修坏,我们要绝对爱护它,保护它。”

从驾驶员到修复师只因热爱

彭铸自2015年开始做化石修复,至今已有近8年。细数这些年,他一共修了大大小小十几件化石。

早在2015年以前,彭铸还是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一名驾驶员。当时他经常开着车载着专家们去野外,看着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彭铸深受感染和鼓舞。他觉得如果自己也能够为古生物的研究和博物馆的发展贡献一些力量,该有多好。于是,他抓住机会转型做起了化石修复。

经过几年的学习,彭铸刻苦钻研,加上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浓厚兴趣,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彭铸平日里话不多,是一个喜欢安静和独处的人。但是谈及化石修复,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平日里喜欢安静,这个工作也恰好需要安静的性子才能做得好。”彭铸说,修化石的时候不仅要专注,还要保持好心情,那天如果心情不好一定不能修。“我从心里热爱这个工作,觉得它很有意思。化石都是埋在地下的,肉眼是看不见的。每一件化石又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所以这份工作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

一块化石见证巢湖亿万年地质变化

在馆内,我们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化石,其中最耀眼的还属巢湖鱼龙们。那么这些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它们又印证了怎样的地质变化呢?

“这些化石并非出深山就如此,它们往往是被压在一层层的岩层中,经过了千锤万凿才显现真身。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步就是找到化石。”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茅磊介绍。“就像这一块,有一点点痕迹,好像是鱼龙的头,就判断它应该是一块化石。”茅磊告诉记者,科研人员在野外寻找化石时,需要凭借多年的挖掘、研究经验,对化石有充分的了解,才会发现它。

而这些巢湖鱼龙化石就可以带我们穿越到亿万年前的巢湖。

“早在3亿年前,也就是巢湖鱼龙出现之前,巢湖其实是一片浅海,北边是华北(中朝)板块,南边是扬子板块。而鱼龙就生活在两个板块之间的浅海里。”茅磊说,巢湖鱼龙生活在三叠纪时期,它们也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鱼龙化石之一,因为是在巢湖城西马家山、野猪山等地先后出土的,因此也被命名为巢湖龙(包括龟山巢湖龙、巢县巢湖龙等),又称为巢湖鱼龙。巢湖鱼龙生活的时代比恐龙还要早一些,是海洋中的古爬行动物,在当时一度为“海洋霸主”。

“在三叠纪以后,随着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拼合挤压,这一块逐渐抬升。到了侏罗纪之后,浅海消失,形成了合肥盆地,巢湖、长江出现,就有了我们现在这样适合哺乳动物生存的环境了。”

茅磊介绍道,“化石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告诉我们亿万年前这里发生的故事。比如我们发现了巢湖这里在2亿多年前是有鱼龙和鱼的,那这里应该是海洋,如果再过了一亿年,鱼龙没有了,出现陆生动物化石,那就说明沧海桑田,这里变成了陆地环境。”通过修复化石,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便可探索这里地质变化的奥秘,探寻亿万年前的沧海桑田。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文 张雨瑶/摄 实习生 柳思铭

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排行
热门资讯